環保技術對于節能環保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而在環保行業中,這種現象更為突出,眾多環保行業公司紛紛以技術來“論資排輩”。
環保三大處理項目:廢水、廢物氣和固體廢棄物的處理。其中,工業廢水處理的蛋糕最為巨大。《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》 三輪征求意見程序已全部結束,年內有望出臺。預計“十二五”期間中國環保投資將達3.1萬億,較“十一五”期間1.54萬億的投資額上升121%。其中污水處理仍為“十二五”投資重點,目前,中國仍有約四分之一的設市城市和七成的縣城尚未建成污水處理廠,相當一部分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負荷率不足三成。
而水這條產業鏈上,追隨者眾,按業務利潤和利潤分成,大致可分為三類型公司,其中占比15%以下的是普通供水公司,比如南海發展和武漢控股,而廠網一體污水處理公司則占比15%-20%左右,代表企業有首創股份和重慶水務等。而設備與工程整體方案解決商,則成為這條行業鏈的頂端,占比30%以上,代表公司有碧水源、萬邦達和大禹節水。
這個層次中,污水治理的膜技術(MBR膜)又成為重中之重。根據長城證券研究顯示,樂觀情況下,MBR代表性企業碧水源所處行業的未來市場蛋糕每年約240億。2011~201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四五成。
其中,碧水源號稱是國內MBR技術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,主要采用MBR技術為客戶提供建造污水處理廠或再生水廠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,并生產和提供應用MBR技術的核心設備膜組器和膜材。然而該行業存在競爭加劇的風險,存在著新技術替代風險。
此外,萬邦達所代表的化工行業廢水治理也有巨大前景,公司業務定位于煤化工、石油化工、電力等行業高難度、大型工業廢水處理項目,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于神華集團、中石油下屬公司,其來源于這些大客戶的營業收入上一年的占比已達97%以上。但也因此存在客戶集中度過高、訂單大幅波動的風險。
而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則被譽為下一個污水處理,長城證券的研究顯示,固體廢棄物處理將在未來2-3年進入高峰期。而其中,電子垃圾和處理類似核廢料的危險垃圾等市場潛力較大,其代表公司分別有處理危險垃圾的桑德環境、九龍電力,還有處理電子垃圾的格林美。